“前后兼顧”,定制家居打響全面攻堅戰
近幾年,定制家居成為市場“寵兒”,備受消費者青睞,借著行業爆發紅利,已有10家定制家居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對于定制家居企業而言,當前的競爭已不局限于前端的市場銷售、渠道布局,如何解決后端生產問題成為關鍵,而智能化生產設備成為定制家居企業爭相投入的新“戰場”。
該公司目前引進了柔性生產線,定制產品在每一環節均能實現自動化、信息化,“現在車間工人減少了很多,在現場基本上就是(起)一個輔助的作用。”此外,另一定制家居頭部企業索菲亞在黃岡的智能化生產中心也于去年投入生產。
“(定制家居企業)現在都是往這個方向發展,”歐派家居相關人士介紹,自動化和信息化不僅可以降低定制出錯率,而且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深度個性化的需求。
定制家居真的在崛起嗎
從“定制家居第一股”索菲亞,到2017年歐派家居、尚品宅配、皮阿諾、金牌廚柜、志邦家居集中上市,再加上去年下半年頂固集創也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截至目前,定制家居行業中,已有10家上市企業。
定制家居行業火熱,大家居上下游產業鏈資本也紛紛加入。
例如,地板企業德爾未來完成收購蘇州百得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100%股權,切入定制家居領域。公司此前公告分析指出,預計未來全屋定制行業仍有巨大成長空間,是大家居行業的主入口之一。從德爾未來近3年的半年報數據來看,其定制家居類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占比已達43.19%。
另一以地板起家的上市企業菲林格爾,也于2017年開始以“定制家居”企業身份亮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其2017年年報中首次在公司主要產品信息中添加“全屋定制家居”,而在此之前的描述中僅包含“櫥柜家具”。2018年半年報中,菲林格爾披露,家居完成5套藝術廚房樣柜及1套全屋定制樣柜的設計及樣柜制作安裝。
此外,記者查詢還發現,家電、房地產、陶瓷衛浴等行業中,均有不少企業跨界涉足定制家居行業。
火熱的投資背后,則是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德爾未來此前公告中引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09年的3353.2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905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3.22%。然而,我國定制家具市場滲透率僅為33%;
同時,今年1月份,歐派家居在公告引援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稱,當前,我國整體廚柜及整體衣柜市場規模合計超過2000億元。
傳統定制家居企業“轉戰”后端
與傳統的成品銷售模式不同的是,如何做好每個定制產品的數據管理、生產流程精細化以及縮短生產周期,成為定制生產規模化的一個難題。正因如此,定制家居的戰火也從以前的前端銷售,燒到了后端生產環節。
3月7日,歐派家居對媒體開放清遠定制櫥柜生產基地,記者現場了解到,歐派家居目前采用的單件流的柔性智能造體系,已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流程,成為高效實現個性化、定制化的基礎條件。
談到近年來家居行業的技術變化,歐派家居相關人士介紹,在2003年以前,還是一單單生產,還需要人工看圖紙來開料,人相當于電腦;2003年,引入了國際頂級設備,但那時候還不能說是自動化;真正的自動化(連線自動化),大概要從5年前算起,而2017年的投入最大。
“以柜身板的加工流程為例,一道板材從開料到入倉,要經歷全自動電子開料鋸、連線封邊、智能板件機器人分揀等不同工序,背后是大量全自動智能化設備的支撐。”據基地車間主任介紹,每一塊面板通過ID智能匹配客戶合同信息、板塊位置屬性、材料花色、尺寸、封邊、孔位、交貨日期等數據信息。
去年年中,另一定制家居頭部企業索菲亞在黃岡的智能化生產中心投入生產。在今年年初的業績快報中,索菲亞就提到,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系統的投入、生產基地規模的擴大,使公司定制家具產品的生產產能大為增加,市場競爭力穩步上升。
與此同時,記者還注意到,尚品宅配也在此前公告中表示,公司對數控設備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實現了大規模定制的柔性化生產工藝,解決了定制家具個性化與規模化生產矛盾的難題。
“最終,我們的產品所有加工環節都不要人工參與,在生產上實現不落地,這是我們未來自動化水平的目標。”歐派家居相關人士介紹稱。
最新新聞